!
也想出现在这里? 联系我们
首页广告区块

一年收15.5亿元会员费 云集到底是传销还是会员电商?

近日,云集发布了2019年一季度财报,净利润达到了1690万元,是云集自2016年起的第一次盈利,产生交易的会员数也由去年同期的280万人,激增到710万人。 上市仅一个月的云集,和这份看似耀眼的财报背后,却是挥散不去的“传销疑云”。 从淘宝卖家到电商大鳄 云集创始人肖尚略是个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,关于他创业初期的报道却并不多。 肖尙略出生于安徽农村,高中毕业后就开始了在汽修厂的打工生活,从拆轮胎到喷油漆,样样精通。可肖尙略哪里会是个安于现状的人,他发现汽车装潢比修车的利润更高。建议老板改变经营方向,成功成为公司骨干

近日,云集发布了2019年一季度财报,净利润达到了1690万元,是云集自2016年起的第一次盈利,产生交易的会员数也由去年同期的280万人,激增到710万人。

上市仅一个月的云集,和这份看似耀眼的财报背后,却是挥散不去的“传销疑云”。

一年收15.5亿元会员费 云集到底是传销还是会员电商?

从淘宝卖家到电商大鳄

云集创始人肖尚略是个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,关于他创业初期的报道却并不多。

肖尙略出生于安徽农村,高中毕业后就开始了在汽修厂的打工生活,从拆轮胎到喷油漆,样样精通。可肖尙略哪里会是个安于现状的人,他发现汽车装潢比修车的利润更高。建议老板改变经营方向,成功成为公司骨干,而后又在1999年被老板调到杭州,做汽车用品批发。

那一年,中国的传统商业模式,正酝酿着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。第一家电子商务C2C平台8848上线,邵亦波在上海创办易趣,马云的阿里巴巴在杭州诞生。

一年收15.5亿元会员费 云集到底是传销还是会员电商?

通过在网上销售汽车用品,肖尙略成了第一批做电商的人。而后的故事,大家就耳熟能详了,他发现了汽车香水的商机,在淘宝上开设“小也香水”网店。用2万元起步资金,和各大品牌香水合作,成为了淘宝香水类目的第一。

2015年,肖尙略已经不满足于做一名淘宝店主,他的野心是成为能与淘宝比肩的平台。

从创立云集的第一天起,肖尙略就想好了云集平台的发展模式,就是“基于会员制收徒”。这条剑走偏锋的道路,让云集在不到两年时间内,发展出超30万“店主”,收到平台费超过1.1亿元,获得凯欣资本和钟鼎创投2.28亿元A轮投资,还请了当时的当红明星吴秀波成为代言人。

4年时间扭亏为盈

6月4日,云集发布了2019年一季度财报,净利润达到了1690万元,其中会员费收入15.5亿元,云集开始扭亏为盈。

这是云集在美国时间5月3日登陆纳斯达克后,发布的第一次财报,也是云集自2016年以来,首次盈利。

一年收15.5亿元会员费 云集到底是传销还是会员电商?

回顾之前,根据云集的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, 2016年、2017年和2018年云集净亏损分别为2466.8万元、1.05亿元和5632.6万元,三年累计亏损近2亿元。

值得关注的是,虽然2019Q1财报显示,截至2019年3月31日,云集的付费会员人数达到了900万,其中在云集中产生交易的会员(成功推荐云集产品的会员)数量为710万人。去年同期为280万人,同比增加153.3%。

可是,云集盈利的同时,云集的买家数却从去年同期的790万人降至730万人,减少了60万之多。

同时,云集用户的复购率达93.6%。招股书显示,云集2018年的交易额,66.4%都是由会员完成的。

对比一下云集的买家的数量730万和付费会员数量900万,再匹配一下复购率和会员购买率,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,在这一年内,云集可能把自己的买家都发展成了会员。

云集付费会员的收入出现大幅下滑,也佐证了这一情况。商家多了,消费者少了,收入不下滑才怪了。

洗不清的传销嫌疑

如同拼多多总是撇不清假货,云集也总是为“传销”所困。

云集的迅速扩张,主要归因于云集的模式:基于会员制下收徒的模式。这种模式,大大降低了云集的新客成本。据广发证券测算,云集2019年的新客获客成本(营销费用/新增用户)大约为77元,对比拼多多143元的获客成本,确实有相当大的优势。

云集的APP一共有两版:顾客版、店主版。打开店主版,每一个商品价格后都醒目的标着:“赚xx元。意思是,这个商品分享出去后,如果有人买,你就可以赚这么多钱。

店主不需要压货、发货,在社交圈分享一下,有人通过这个链接购买了,就能拿到分红。

但是,要想成为云集店主,必须付398块人民币。成为店主后,你可以自己消费、也可以引导其他人消费。

一年收15.5亿元会员费 云集到底是传销还是会员电商?

基于会员制下的收徒模式,云集微店的用户增长速度非常快。2016年,云集微店的注册用户为250万,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至1690万,2018年则达到2320万。

这种模式让云集迅速扩张的同时,也一直让云集头顶着“传销”的名头。

据说云集内部有一个团体,叫做:云顶会。能参加这个组织的都是大咖级别的服务经理,有权利和CEO肖尚略在一个微信群、并且参与高规格培训。

2017年,云集被杭州滨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,有组织策划传销违法行为,被罚958万元。云集微店和“云集服务号”微信公众号被永久封号。

根据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的描述,云集微店的推广模式为:要成为云集微店的店主,须缴纳一年365元的平台服务费,成为“店主”后,可以邀请其他人员加入成为新店主,“店主”邀请新“店主”满160名(直接邀请30名和间接邀请130名),即可成为“导师”,团队人数达到1000名,即申请成为“合伙人”。

据了解,“店主”只有发展成为“导师”以后,才能拿提成,成为“导师”后,导师所带领的团队每新发展一名“店主”,“导师”能从365元的平台服务费中拿走170元,“导师”的上线“合伙人”能拿走70元。

直到上市,在云集招股说明书中的风险披露中,依然注明了:“不能保证我们目前的商业模式将完全符合新的法律、法规或政策。”

“如果我们的商业模式在未来被发现违反,我们将不得不做出调整我们的商业模式或停止我们的某些商业活动,有关政府当局可以没收任何非法收益并处以罚款,这将对我们的业务产生重大不利的影响。”

中国的Costco?

云集一直被外界称为:社交电商第一股。但云集似乎并不喜欢这个“人设”。

自从去年起,云集开始摒弃社交电商的标签。

云集的CEO肖尚略一直在传播云集的心智:会员电商。这恐怕也是出于处理合规问题的考虑。

去年7月,肖尚略在公开活动上讨论电商市场的未来时说:“社交电商接下来的主流形态可能是会员电商”。

说起付费会员,很多人都会想起都Costco。甚至云集也在用“中国版的Costco”来形容自己,也乐于市场将它同Costco联系起来。

一年收15.5亿元会员费 云集到底是传销还是会员电商?

从会员+折扣的业务模式角度,云集与Costco确实有相似之处,二者都是以相对低的付费会员,较低的产品价格,来维护用户忠诚度,同时保持较低的销售运营成本。

但云集与Costco,有着本质的区别,问题的核心就在于:购买人是否真的有消费意愿?还是为了赚钱?

Costco是通过会员费门槛,让会员聚焦起来,因为用户是有真实的消费需求,这种预付机制除了提供了现金流,还绑定了用户,巩固用户忠诚度和活跃度。

但云集的“传人头”、“奖励金”模式,实际上是为了卖货、拉人赚钱,消费反而成了附属行为。

这也是云集模式除了政策风险以外的核心症结。

激增的153.3%的会员,是为了赚钱还是真的要消费呢?在云集上,究竟有真实消费需求的用户又有多少呢?恐怕云集自己还没有看明白自己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攻略

华为P30问世不久后,Mate30又将曝光,一大波黑科技来袭

2019-4-15 12:36:43

手机攻略

2019年度旗舰手机横屏潮流低调耐看才是美

2020-1-15 9:47:03

!
也想出现在这里? 联系我们
首页广告区块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